【影片分享】為甚麼小行星撞擊如此難以預測?

林彥興

小行星的撞擊無疑是來自宇宙的威脅中,最實際且近在眼前的。
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又有哪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又有哪顆小行星未來可能會跟地球相撞等等的新聞。

可是仔細想想,小行星就跟地球一樣,在太空中的運行基本上只受重力的影響(尤其基本上只受地球和太陽的重力影響)。用來計算小行星軌道的牛頓力學,已經是近 350 歲的古老理論了,現在又有這麼多新科技的幫助(比如超級電腦),為甚麼預測小行星的撞擊還是這麼困難呢?

你可能會想:嘿,我們知道由三個以上的天體所組成的「三體系統」本來就是混沌系統,那既然是混沌系統,很難預測不是很正常嗎?的確,但再想想,同樣是有多個天體互相影響的系統,我們對日食和月食的預測卻又相當精準,你可不會聽到什麼「未來 150 年發生月食的機率是 75%」之類的報導。那麼,為甚麼這兩者之間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預測小行星會不會撞上地球到底難在哪裡。

Well...這其實是個牽涉範圍很廣的問題XD,但在 Scott Manley 的這部影片中介紹的概念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們的軌道之所以難以預測,某種意義上就是地球自己造成的。因為每當小行星靠近地球的時候,地球的重力就會改變小行星的軌道,就跟航海家、卡西尼等太空船利用「重力彈弓」改變軌道的原理一模一樣。即使接近的距離只有微小的誤差,經過幾十幾百年後,小行星的軌道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所以為什麼小行星撞擊的預測會如此困難?
因為想知道未來小行星會不會撞上地球,就要先知道小行星現在的位置和速度,才有辦法計算出它未來的軌道。但凡是觀測必有誤差,而每一次小行星跟地球擦肩而過,就像是個誤差放大器,讓天文學家的預測工作,變得格外艱難。




加入我們的 Patreon
以一個月不到一杯咖啡的價錢,一起支持 EASY 的運作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