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物理】怎麼測量行星自轉?

林彥興

一顆星球的自轉週期有多快?
乍看之下,這個問題相當簡單。就在星球上找個特徵,看它多久會轉一圈,不就知道自轉週期是多久了?
是,但仔細想想,似乎並沒有這麼簡單。

找地表特徵這種方法,在擁有固態地表的類地行星固然好用,但是像木星這種氣體行星,不同緯度的雲帶運動的方向和速度都不太一樣,甚至行星內部不同深度的自轉速度也都會有所不同。這樣,要怎麼定義這顆行星的「自轉週期」呢?或者說,有甚麼東西「適合」拿來定義行星的自轉速度呢?

其中一個方法,是利用行星的磁場來定義自轉。因為一般認為行星的磁場源自行星的深處,會跟著行星的自轉一起旋轉,且應該不會輕易受到表層氣流等其他因素影響。所以長年以來大家看到木星、土星等氣態巨行星的自轉週期,都是航海家、卡西尼等探測器藉由測量它們的磁場而得。

但是多年來,更多的觀測顯示藉由磁場測出來的行星自轉週期是會改變的。比如 2002 年卡西尼太空船測量土星的自轉週期,就發現測量結果比 1980、1981 年兩艘航海家太空船的測的要慢了六分鐘,而改變的原因,被認為與土衛二噴出的帶電粒子拖慢了土星的磁場有關。

那麼,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用來測量氣體巨行星的自轉速度呢?
有的,Dr. Becky 這部影片中介紹的研究,就是利用所謂的「環震學 Ring Seismology」來測量土星的自轉週期。怎麼做到的呢?簡單的說,土星並不是個完美的球體,其內部總會有些區域密度高,有些地方密度低。這些密度的變化,隨著土星的自轉,就會讓土星環感受到週期性的重力強度變化,從而產生特定的圖案。天文學家就可以藉由觀測土星環上的這些圖案,去反推出土星的自轉週期(以及其他像是內部密度、分層等等的性質)。



加入我們的 Patreon
以一個月不到一杯咖啡的價錢,一起支持 EASY 的運作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