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時間 | 標題 | 作者 | 出版者 |
---|---|---|---|---|
075 | 2025.08 | 錨定蒼穹:天球參考系的演變史 | 林彥興 | 物理雙月刊 |
074 | 2025.08 | 天文望遠鏡幫星星做戶口調查 | 林彥興 | 國語日報 |
073 | 2025.08 | 外星世界不再遙遠 號召業餘愛好者觀測系外行星的ExoClock計畫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72 | 2025.08 | 顯影:走入曾經的大冰河 庫克山與胡克谷 | 邵思齊 | 科學月刊 |
071 | 2025.03 | 顯影:巴納德星系 | 楊順嘉、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70 | 2025.02 | 太陽系有多少行星? 一段漫長且未完成的故事 | 戴夏飛、謝承安(翻譯) | 科學月刊 |
069 | 2024.11 | 駐守深空|伺機而動:ESA彗星攔截者任務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68 | 2024.09 | 紫金山-ATLAS彗星來了! | 陳子翔、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67 | 2024.09 | 追隨星際飛鏢,探索雙小行星之謎的Hera之旅 | 謝承安、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66 | 2024.05 | 顯影:從地質地景看澎湖 | 邵思齊 | 科學月刊 |
065 | 2024.02 | 發現全新天文現象的雙重喜悅 天體物理學家羅瑞默專訪 | 陳子翔、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64 | 2024.01 | 秋季星空中一抹光亮 北落師門殘屑盤的觀測史 | 謝承安、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63 | 2023.12 | 顯影:南湖圈谷 | 邵思齊 | 科學月刊 |
062 | 2023.10 | 探索快速電波爆發之謎:中研院天文所所長彭威禮專訪 | 林彥興、陳子翔 | 科學月刊 |
061 | 2023.09 | 造訪危險鄰居:歐西里斯的貝努採樣返回任務 | 謝承安、林彥興 | 泛科學 |
060 | 2023.08 | 一路波折的木衛探測史 | 林彥興、陳文心 | 科學人 |
059 | 2023.08 | 史上最遠的 PAH 訊號 | 林彥興 | 泛科學(腳本) |
058 | 2023.08 | 陽光下的旋舞者 揭祕雙小行星的謎團 | 謝承安 | 科學月刊 |
057 | 2023.04 | Starship 首飛 | 林彥興 | 泛科學(腳本) |
056 | 2023.04 | 嫦娥工程:中國探月計畫 | 陳子翔、林彥興 | 泛科學(腳本) |
055 | 2023.01 | 月球門戶,走在地月軌道的太空站 | 陳子翔 | 國語日報 |
054 | 2022.03 | 測繪宇宙的三維地圖:暗能量光譜儀器 DESI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53 | 2022.11 | 睽違三年,重磅回歸:獵鷹重型的現在與未來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52 | 2022.11 | NASA 超前部署?DART造價三千萬美金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引起大滅絕! | 陳子翔 | 泛科學(腳本) |
051 | 2022.11 | 飛鏢號 保護地球的先遣隊 | 林彥興 | 國語日報 |
050 | 2022.10 | 尋找地球之外的生命!韋伯望遠鏡最新發現!系外行星可能有其他生物? | 林彥興 | 泛科學(腳本) |
049 | 2022.10 | 探空氣球:簡單卻關鍵的大氣觀測 | 張淳皓 | 國語日報 |
048 | 2022.09 | 飛行天文台 光榮退役 | 陳子翔 | 國語日報 |
047 | 2022.08 | SpaceX的可重複使用火箭之路 | 林彥興 | 國語日報 |
046 | 2022.07 | 解析韋伯太空望遠鏡第一批影像背後的科學意義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45 | 2022.06 | 天王星 探索宇宙的下一標竿 | 林彥興 | 國語日報 |
044 | 2022.06 | 水滴雲的光之魔術:華 | 江秉城、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43 | 2022.05 | 台灣玉 橫跨時空的瑰麗身影 | 涂家綸 | 國語日報 |
042 | 2022.04 | 活躍黑洞的炙熱遺跡:費米泡泡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41 | 2022.04 | 重力透鏡:丈量幽暗宇宙 | 林彥興 | 國語日報 |
040 | 2022.04 | 丈量宇宙幾何:歐幾里德太空望遠鏡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39 | 2022.03 | 毀滅與新生:超大質量黑洞觸發的恆星形成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38 | 2022.02 | 顯影:雪山上的歷史—白冷層 | 邵思齊 | 科學月刊 |
037 | 2022.02 | 國際太空站與它的繼承者們——淺談近地軌道商業服務的歷史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36 | 2022.02 | 地球自轉速度比預期的快,史無前例的「負閏秒」會出現嗎?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35 | 2022.01 | Just Look Up!小行星監測系統「哨兵」全面升級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34 | 2021.12 | 火箭阿伯寫下升空計畫!——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的「臺灣太空港」願景 | 陳子翔 | 科技大觀園 |
033 | 2021.12 | 飛向太空的星際飛鏢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DART | 林彥興、黃子權 | 科學月刊 |
032 | 2021.11 | 天文學未來 10 年的 3 大目標:探索適居行星、動態宇宙與星系演化—— Astro2020 報告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31 | 2021.10 | 淺談 JWST 的科學意義:探索宇宙深處與塵埃後的外星世界!——認識韋伯太空望遠鏡(四)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30 | 2021.10 | 太空巨獸 JWST 升空後的 150 萬里長征 —— 認識韋伯太空望遠鏡(三) | 陳麒云、林彥興 | 泛科學 |
029 | 2021.10 | 史上最大口徑的 JWST 要如何塞進火箭?——認識韋伯太空望遠鏡(二)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28 | 2021.11 | 為何 NASA 不惜大撒幣也要把它送上太空?——認識韋伯太空望遠鏡(一) | 邵思齊、林彥興 | 泛科學 |
027 | 2021.10 | 你的正午不是你的正午 日晷與均時差 | 江秉城、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26 | 2021.09 | 災難片成真!?小行星「貝努」行蹤飄忽,撞地球的機率有多大?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25 | 2021.08 | 有錢就是任性?富豪間的太空競賽是怎麼一回事,又與我們有何關係?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24 | 2021.08 | 凝視宇宙的黑暗面 暗能量巡天計畫公布前三年觀測結果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23 | 2021.07 | 出事了哈伯!細數哈伯太空望遠鏡 31 年來的維修升級史 | 林彥興、邵思齊 | 泛科學 |
022 | 2021.05 | 在實驗室建構一片璀璨宇宙 宇宙學模擬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21 | 2021.04 |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人造衛星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20 | 2021.03 | 狩獵隱身巨獸:天文學家發現沉默的恆星質量黑洞?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19 | 2021.03 | 放眼系外行星的新一代望遠鏡:HabEx太空望遠鏡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18 | 2021.01 |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回顧隼鳥二號的億里長征 | 林彥興、黃子權 | 泛科學 |
017 | 2021.01 | 百倍於哈伯觀測能力,大小尺度通通包辦!——NASA 的下一個旗艦級「羅曼太空望遠鏡」 | 林彥興 | 泛科學 |
016 | 2021.01 | 宇宙中出現奇怪圓圈,這是一種全新發現的天體嗎?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15 | 2020.12 | 穿越兩百億公里的家書,航海家二號妳收到了嗎?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14 | 2020.12 | 天文學家的野望LYNX X射線太空望遠鏡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13 | 2020.11 | 天與地的相接處─大氣邊界層 | 張淳皓 | 科學月刊 |
012 | 2020.10 | 地表最強星空!世界第一觀星地點在哪裡?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11 | 2020.10 | 砍樹、蓋房子也能影響微氣候? | 黃懷逸 | 科學月刊 |
010 | 2020.08 | 農曆上的小字是什麼?從二十四節氣看季節與氣候 | 陳子翔 | 科學月刊 |
009 | 2020.07 | 突然出現說你好?尼歐懷茲彗星觀測攻略 | 陳子翔 | 泛科學 |
008 | 2020.07 | 登陸火星的第一年,洞察號找到了什麼? | 黃子權 | 科學月刊 |
007 | 2020.04 | 人們抬頭所遙望的星空是恆定不變嗎? | 張瓊尹、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06 | 2020.02 | 岩石啊,請問今年貴庚? 從元素半衰期談放射性定年法 | 黃子權 | 科學月刊 |
005 | 2020.01 | 在事件視界望遠鏡前, 人們怎麼觀測黑洞? | 邵思齊 | 科學月刊 |
004 | 2019.12 | 夜空中的守望者- 望遠鏡如何保衛地球? | 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03 | 2019.10 | 好用、好看又好吸收-是黑曜岩還是美岩社? | 涂家綸 | 科學月刊 |
002 | 2019.08 | 旅途才正要開始——登陸火星後,洞察號都在做什麼? | 陳子翔、黃子權、林彥興 | 科學月刊 |
001 | 2019.01 | 從火星衝到金星凌日—天體間的連線奧秘 | EASY(竹嶺天文29/林彥興/李彥霆) | 科學月刊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