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從土耳其地震看台灣

邵思齊




長期研究歐亞板塊構造的曾泰琳老師與公視主持人陳信聰的對談:
【為什麼土耳其地震這麼嚴重?!】板塊運動與大地震頻率 台灣發生規模七以上機率?
--
當地時間2/6號,一天內兩起規模分別為7.8、7.5的地震發生在土耳其跟敘利亞的邊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和許多的傷亡。

在數十年的地震觀測歷史中,相較於紐西蘭、日本、蘇門答臘這些經常發生地震的板塊隱沒帶,土耳其位在一個地震相對稀少的板塊上。但地質運動的時間尺度往往不是人類一生能夠比擬的,如果仔細研究歷史文獻的紀錄,就會發現大地震在土耳其地區其實並不少見。這是因為這個地區的應力來源是非洲板塊和阿拉伯板塊往北擠壓安納托利亞地塊,而它們推擠的速率並不像隱沒帶那麼的快,因此地震發生的頻率相對比較低。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一條斷層兩三百年沒有發生過地震,似乎就代表著這條斷層已經死亡。但對地質學家來說,斷層的活動性,取決於過去發生地震的週期,以及整個地區的板塊移動模式。舉例來說,有一條逆斷層已經1000年沒有發生過地震了,但是斷層兩側的地殼卻仍保持每年0.1公分的速率在聚合,那很有可能這條斷層已經累積了1000年的應力,等待下次地震的釋放。

同樣是地震活躍帶的台灣也必須面對地震的威脅,首要任務就是透過文獻紀錄、挖斷層槽溝、找地形證據,釐清每條斷層過去發生地震的紀錄。而綜合整個區域的資訊,可以提供一個大略的預測模型。舉例來說,台灣的碰撞帶主要是中部到南部,南部的應力又大於中部,而我們又知道二十年前左右已經發生過一個規模7.3的集集地震,釋放掉許多能量,就可以推論未來30年或50年內,中部再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要比東部或南部要小的多。有了這樣子的斷層模型,就可以幫助政府來制定建築需要的強度規範,定期的為老舊房屋補強,未雨綢繆而不是事後補救。
台灣地震模型Taiwan Earthquake Model

最後,希望受地震波及的居民們能夠早日度過難關,也希望在眾人努力之下,未來的地震災害能夠越來越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