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物理】JWST NIRSpec GN-z11 光譜

林彥興


今天再來帶大家淺淺認識新的觀測結果: 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極遠星系 GN-z11 光譜。




論文傳送門:Bunker, A. J., "JADES NIRSpec Spectroscopy of GN-z11: Lyman-alpha emission and possible enhanced nitrogen abundance in a z=10.60 luminous galaxy".







第一集:極遠星系的意義和觀測原則

由於光速有限,宇宙中我們看得越遠,看到的就是越久以前的事物。因此研究星系形成與演化的天文學家們,長年以來致力於觀測最遙遠的星系,以了解第一代星系是如何形成。

但問題來了,你怎麼知道觀測影像中的星系有多遠呢?在這個領域中,天文學家能夠仰賴的幾乎只有星系的「紅移 z」,也就是星系發出的光在穿越宇宙的過程中,因為宇宙膨脹而波長增加的程度。紅移越大,星系就越遠。

但要怎麼測量星系的紅移呢?在〈極目遠眺的意義:天文學家為何追尋第一代星系〉一文中,我們有介紹過這些高紅移的遙遠星系光譜中往往有「萊曼斷裂 Lyman Break」的特徵。而天文學家雖然可以藉由比照不同波段的影像,估計萊曼斷裂的位置,從而推算出星系的紅移,但這種方法先天就有比較大的誤差。想要精確的測量紅移,並宣稱這是「已知最遙遠的星系」,還是直接看光譜更為可靠。

這次的主角 GN-z11 就是在前 JWST 時代觀測到的星系中,光譜紅移數值最大的星系之一。正如其名,其紅移估計約在 11 左右,長年佔據「已知最遠星系(之一)」的寶座。因此天文學家在規劃 JWST 的觀測任務時,GN-z11 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目標。

上圖就是 JWST 拍攝的 GN-z11 光譜。可以看到圖中左側巨大的亮度斷崖,就是大名鼎鼎的萊曼斷裂。不僅如此,OII、MgII、巴爾曼系等發射譜線都清晰可見。大家可以到 Oesch et al. (2016) 的圖五去看看哈伯的觀測結果,就可以看到光譜的品質有多麼大的飛躍。而從這個新光譜,團隊測量出 GN-z11 的紅移約是 10.6 左右。而藉由這些發射譜線,團隊還能進一步研究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否正在快速吸積、恆星形成是否活躍、氣體的化學組成為何等問題。




第二集:JWST 的 NIRSpec 如何分光

如標題,這張光譜是由 JWST 上的「近紅外光譜儀 NIRSpec」儀器所拍攝。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專職在近紅外線波段(600 到 5000 奈米)進行觀測的光譜儀。

而既然是光譜儀,就勢必得用某些機制,把不同波長的光線區分開來,我們才有辦法知道天體的光在不同波長的強度差異。而負責把光線根據波長區分開來的元件,稱為「分散器 Disperser」。

NIRSpec 上的分光器有兩種:
當你想要拍攝低解析度,但是高訊噪比且涵蓋整個近紅外波段時,可以選擇使用以氟化鈣(CaF2)打造的稜鏡(Prism),其原理就跟大家在國小學過的一樣,用不同波長的光折射角的不同進行分光。
如果想拍攝高解析度的光譜,則可以選用光柵(Grating)進行分光。光柵的工作原理基本上相當於 N 個狹縫排在一起,利用光的繞射和干涉來區分不同波長的光。光柵所能達到的光譜解析度,可以達到稜鏡的十倍以上,但是一次能夠觀測的波長範圍短,因此 NIRSpec 配有六個不同的光柵,可以根據解析度和波長範圍的需求挑選。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知道譜線在哪裡,然後量測星系的紅移,那也許只要使用稜鏡進行觀測就足夠了。但如果想要從譜線的寬度推測氣體的運動狀態,或是區分出靠很近的兩條譜線(比如圖上的 [NeIII] 和 HeI),那光柵可能就是更好的選擇。如何根據需求,正確的規劃和選擇儀器以獲得最好的科學資料,是觀測天文學家非常重要的技能。




第三集:禁線、半禁線和一般譜線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認識圖中的譜線們。

在可見光波段,光譜一般來自電子躍遷時放出或吸收的光。吸收的光多,會產生發射譜線;反之,則會產生吸收譜線。一般來說譜線的寫法,是該譜線對應的元素,加上一些序號和字母來描述譜線的來源。比如圖片中標註的 H gamma、H delta 和 H epsilon,就是電子從氫原子的第五、第六、第七殼層跳回第二殼層的時候所發出的光。

但仔細一看發現,圖片上譜線的名字們分成三種:
1. 沒有中括號
2. 左右都有中括號
3. 只有右邊有中括號
這三者分別對應的是:
1. 一般譜線(regular/allowed line)
2. 禁譜線(forbidden line)
3. 半禁譜線(semi forbidden line)

什麼意思呢?
呃......雖然有時候會被人稱做 Hard 地科小站,但是完整解釋這背後的量子物理,還是有點太超過本粉專的定位了(汗

但簡單的說,原子、尤其是複雜的原子往往有非常繁多的電子軌域,大可把它們想像成飯店的房間吧,而電子在躍遷時就相當於在換房間住。但高中物理沒有告訴你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房間都可以隨便換,有些房間之間的門非常的窄,一般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發生躍遷,因此對應的譜線就被稱為「禁譜線forbidden line」。而相對的,有些房間之間可以隨便換,對應的躍遷就是「一般譜線 regular line」。而介於其中,不太可能但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躍遷,就對應著「半禁譜線 semi forbidden line」。如果氣體的密度高,原子之間碰撞頻繁,那禁譜線和半禁譜線基本上完全看不到。

但上述是基於「一般情況」下會發生的事。宇宙中氣體的密度往往處在遠比地球上的真空艙還要更低,在這種極端的低密度環境下,原子間碰撞基率低,才有可能看到這些平常在地球上看不到的譜線。




第四集:光譜中雙線的來源

最後來介紹大魔王(?),Doublet Line。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右下角從光柵取得的光譜上。如圖上所寫,這條譜線名為 [OII],是自由電子被正一價的氧離子捕獲時會發出的禁線(forbidden line)。但仔細一看,圖中其實標註了兩條垂直的灰線,而且都標記著 [OII],這是怎麼回事呢?

讓我們回到昨天的飯店比喻,我們說每個軌域就像一個房間,房間跟房間之間有能量差異。但實際上,很多房間的床其實是上下舖(?),因此電子們即使住在同一個房間裡面,仍然因為自旋(spin)向上或向下而有些微的能量差異,這被稱為原子的「精細結構 Fine Structure」。或者更精確的說,這是精細結構中被稱為「自旋-軌道耦合 Spin-Orbit Coupling」的現象。這是個很酷又很不酷的東西,很酷的地方是,它給了電子軌域更多漂亮的細節,而且相關的「精細結構常數」在物理上有很深遠的意義。不酷的地方是我的量子物理考試不會寫:(

咳咳,總之,當電子從氧離子的 2D 軌域向 3S 軌域躍遷時,2D 軌域中細微的能量差異(精細結構)會讓譜線「分裂」成兩條,一條位在 372.6 奈米,一條位在 372.9 奈米,稱為「雙線 Doublet」,圖中的 [OII] 會標記兩條線的原因正是如此,只是本次觀測的解析度不夠將兩條線分開。借助更複雜的量子力學,天文學家甚至可以利用這兩條譜線之間,或是它們和其他譜線的強度差異,了解星系中氣體的密度、溫度等資訊。

順帶一提,在精細結構之上,還有由電子和原子核自旋耦合所產生的「超精細結構 Hyperfine Structure」。大家可能聽過的氫原子 21 公分譜線,就是超精細結構的典型例子。再者,如果原子處在強電場或強磁場的環境下,譜線還可以再進一步分裂,是為「史塔克效應 Stark Effect」和「賽曼效應 Zeeman Effect」。




結語

這個系列稍微(??)比平常的文再深入一點,希望大家看得還愉快。
天文圈有句俗話,叫做「一圖勝千言,一張光譜勝千圖」。比起簡單的「照片」,理解光譜往往需要相對艱深的量子物理知識。但正因為光譜是如此的複雜,所以其中飽含了關於天體的豐富資訊。而能夠將這些資訊從如此複雜的譜線森林中提取出來,都要感謝一個多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對離子、原子與分子結構的不斷探索。

順便廣告一下,下個月(2023.03)筆者在《科學月刊》地科專欄的新文章,將會介紹另一個現役的光譜觀測計畫「DESI」。推薦大家下個月買一本來看看,支持優質台灣科普刊物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