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力學】軌道還是次軌道,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林彥興


小編昨天在聽 Fraser Cain 採訪 Scott Manley 和 Marcus House(前者是知名的天文/太空記者,後兩者則是知名的太空 YouTuber)的時候,聽到了來自 Scott Manley 的有趣觀點。

如我們上禮拜的貼文中所述,這次 Starship IFT-3 嚴格來說並沒有進入軌道,為了安全,Starship 刻意把近地點放在地表之下,這樣即使主引擎關閉後星艦失控,Starship 依然會墜落於無人的印度洋上。

但「沒有進入軌道」這個敘述,是基於軌道與次軌道的傳統定義來劃分的:即如果你的軌道和地球表面相交,或是等價的說軌道近地點在地表以下,那這就是次軌道飛行(suborbital flight),反之則是軌道級飛行(orbital flight)。這個定義代表的意義是,次軌道飛行中衛星勢必會在軌道某處撞上地表,沒辦法完整繞行地球一圈。

但 Scott Manley 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我們應該要以軌道的半長軸,也就是衛星的能量狀態來定義這是否是一次軌道飛行。半長軸大於地球半徑的是軌道飛行,反之則是次軌道。乍聽之下你會覺得「蛤,原本的定義好好的為什麼要這樣改?你是不是無腦 SpaceX 廚......@※§#☆」,但當然這是有些理由的。

因為如果按照近地點是否位於地球內的定義,則年初 Astrobotic 的游隼號在月球軌道附近晃蕩的時候,它也是處於一個遠地點在月球,但是近地點在地表之下的「次軌道」。此時我們就要問,如果你沒有先入為主的認為次軌道就是近地點在地表之下,你會把一個延伸至月球的軌道稱為次軌道嗎?

順帶一提,在太空圈另一個知名的例子就是「太空」的定義。各位可能聽過最普遍的定義是海拔 100 公里的卡門線,但其實並不是所有單位都採納這個定義,這個「100 公里」的數字本身其實也沒有特別的含意。從熱力學觀點、氣動力學觀點等不同角度來看,最適當的太空定義可能都不一樣。

分享這篇不是要宣揚說這個次軌道的新定義比較好,事實上小編不太覺得這個新定義會被廣泛採納。但小編想強調,定義不是什麼神聖不可侵犯的教條,定義是人定的,每個定義背後都藏有「當初為什麼這樣定」的初衷,而這通常是為了方便釐清或闡釋某些特定的觀念,以進行更有效率的溝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