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興
五年前的今天,星艦計畫的首個原型機:Starhopper,在 Starbase 完成了它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而這場僅僅一分鐘左右的試飛,卻是整個星艦計畫早期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現在說到星艦,大家想到的可能是高度上百公尺,佇立於大片的工廠之間,一側貼滿漆黑的隔熱磚,一側展現閃亮銀灰色的世界最大火箭。但在短短五年之前,星艦基本上還只是 PPT 上的概念,Starbase 也還只是德州海邊一個杳無人煙的濕地。
而 Starhopper 可以說是星艦從構想化為實體的第一步。從 2018 年底開始,太空愛好者發現 SpaceX 在 Starbase 的營地中,出現了一根新的......不鏽鋼水塔。造水塔本身並不罕見,但是接下來幾個月,SpaceX 如火如荼地在這個「水塔」上安裝三隻腳架,並開始一步步進行推進劑的裝載測試、安裝引擎等工作。人們很快就意識到,這可不是一般的水塔,而是傳聞已久的 Starship 計畫的第一個實體驗證機。
在一連串的測試後,Starhopper 在 2019 年 7 月 16 日首飛。雖然作為第一次飛行,這次試驗很短,只是讓 Starhopper 點火起飛,飛到 18 公尺高,然後降落回原位。而第二次飛行,也就是五年前的今天,Starhopper 就一路飛到約 150 公尺的高度,並在旁邊的降落場著陸。
之後,以 Starhopper 為基礎,SpaceX 快速推出了一個又一個驗證機,在快速迭代中讓 Starship 漸漸成形,如今即將進行第五次全艦試飛。而光榮退役的 Starhopper,則成了 Starbase 的地標(並裝滿了氣象站、監視器等等),繼續見證著 Starship 的故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