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興
恆星結構與演化是現代天文物理的基石。
但由於恆星並不透明,因此百年來,物理學家雖然建構了複雜的物理模型來推測恆星的內部結構,卻遲遲無法透過觀測來直接與真的恆星比較。
幸運的是,人們在 20 世紀末發現,波動在恆星內傳播時會改變其亮度,而這些波動攜帶著關於恆星內部結構的重要信息,其概念與地球物理學家利用地震波了解地球內部構造類似。因此,通過長期監測恆星的亮度,可以通過分析其光變曲線中的不同脈動模式,來限制恆星結構模型。這個領域被稱為「星震學 Asteroseismology」。
然而,一個該領域中的研究人員(特別是初學者)常面對的挑戰,是文獻中對這些脈動恆星的分類繁多且複雜。因此在 Kurtz (2022) 中,作者就用圖一彙整了不同類型的變星在赫羅圖上的位置,從而更容易與恆星演化的脈絡聯繫起來,並展示該類型主導的脈動模式。
在圖上:
- 紅色實線是零齡主星序(ZAMS,也就是主序帶,恆星剛點燃核心 pp chain 的位置)。
- 虛線表示恆星的演化軌跡,直到紅巨星分支的頂端,主序線上的紅色數字是以太陽質量為單位的質量。
- 交叉線表示該區域主要的脈動模式:
- p 模式(\\\\):聲波,壓力是恢復力。經典例子是包含造父變星的不穩定帶。
- g 模式(///):重力波,重力(或實際上是浮力)是恢復力。通常需要以月為單位的觀測來解析傅立葉空間中的信號。
- 隨機驅動的脈動(≡):由如恆星對流層等隨機過程驅動的脈動。太陽以及質量約為 1 太陽質量的紅巨星是經典例子。
- 奇異模式(|||):發生在高光度與質量比($L/M$)恆星中的非線性模式。因此,僅在赫羅圖的高光度區域($L > 10^4 L_\odot$)能看到此模式。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像 PLATO 這樣的專門進行光度測量太空望遠鏡將接替 Kepler 和 TESS,提供精確(ppm 級光度精度)且長期(月至年級別)的光變曲線,這將造福系外行星和星震學社群。對恆星的更深入理解,將鞏固星系考古學、超新星前身的研究等其他領域的發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