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故事 04】衰減曲線 Attenuation Curves

林彥興


星際塵埃對星系的光譜能量分佈(SED)影響巨大。它會吸收來自恆星的可見光和紫外線,並將光子的能量在中紅外(MIR)和遠紅外(FIR)波段輻射出來。由於我們往往透過光來了解星系性質,因此理解塵埃對各種可觀測量(observables,比如星系的大小、顏色等性質)的影響,對理解星系至關重要。

在銀河系中,我們通常會觀測身在塵埃之後的明亮恆星,藉由比較觀測得到(經過塵埃的散射與吸收)的光譜,以及這個恆星本來應有的光譜,從而推導出在塵埃究竟吸收了多少光,由此得到「消光曲線 Extinction Curves」,也就是塵埃的消光(包含吸收與散射)能力跟波長的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消光曲線基本上只跟塵埃的化學組成以及粒徑分布有關,是屬於塵埃本身的性質。

然而,想測量其它星系的消光曲線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本星系群之外,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理想的背景點光源。因此對於遙遠的星系們,我們可以測量的是它的「衰減曲線 Attenuation Curves」,其定義是把星系中所有恆星發出的亮度,除以我們實際觀測到的亮度,可以看成是星系所有塵埃的淨消光效應。很重要的一點是,與消光曲線不同,衰減曲線的形狀不只取決於塵埃的性質,更和塵埃與恆星之間的幾何分佈有關。

在使用如 SED 擬合等方法推算星系的物理性質時,選擇什麼樣的衰減曲線對結果會有顯著的影響,因此了解塵埃的衰減曲線,對研究星系演化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想研究衰減曲線,自然就需要一些定量方法來描述其性質。這張來自 Salim & Narayanan (2020) 的圖,描述了衰減曲線中的常見特徵。首先,與消光曲線相似,塵埃吸收光的能力在較短波長處通常更強,而這個「較強」可以用可見光斜率($A_B/A_V$)、紫外 - 可見光斜率($A_{1500}/A_V$)、紫外斜率($A_{1500}/A_{3000}$),或使用冪律擬合時的近紅外斜率($\beta_{\rm NIR}$)來定量衡量。另一個有趣的曲線特徵,是紫外凸起的強度($B = A_{\rm bump}/A_{2175}$,也稱為 2175 Å 凸起)。

這些可觀測量的選擇,通常基於我們對目標的觀測條件。例如,對於鄰近的星系,可見光斜率可能更方便,因為可見光巡天觀測資料容易獲得。而對於高紅移($z > 5$)星系,使用可見光觀測(例如 HST),則會探測目標星系的紫外波段,因此可能較常使用紫外斜率。

如前述,消光曲線與衰減曲線的關鍵區別之一,是恆星與塵埃的幾何分布會影響衰減曲線。例如,如果所有塵埃都位於恆星與觀測者之間(稱為所謂的「塵埃屏幕 Dust Screen」),則衰減曲線將與消光曲線相同。但如果恆星與塵埃在星系中均勻混合,則衰減曲線通常比消光曲線平坦。因此,這個領域中有大量研究,在努力探索星系的不同物理性質如何與曲線特徵(斜率、凸起強度)相關。

遺憾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並不會出現一個革命性的望遠鏡能夠徹底改變衰減曲線的研究。然而,HST、JWST、ALMA 等現役與近未來的望遠鏡,將繼續提供更多多波段數據,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衰減曲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