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興
今天中午開始,ESA 陸續送出指令關閉衛星的各項系統,並點燃推進器讓其脫離日地第二拉格朗日點,進入環繞太陽的「退役軌道」運行。自 2013 年 12 月以來,測繪銀河系長達十一年的蓋亞任務就此畫下句點。
小編一直覺得,蓋亞是過去十多年來最被大眾低估的太空望遠鏡之一。因為相比哈伯、韋伯,蓋亞並不會拍攝漂亮的彩色照片,而是會傳回數以十億計的恆星位置、自行與亮度。這些「天體測量 Astrometry」資料並不容易被視覺化,但是卻是整個天文物理和宇宙學的知識體系的根基。而蓋亞,無疑為天體測量學帶來了劃時代的進步。
按目前的規劃,蓋亞的後繼者 ── 目前還沒有名字的下一代天體測量衛星 ── 預計會在 2040 年代成行,其任務目標與蓋亞類似,但將改為使用近紅外線波段觀測,以看到更多塵埃背後的恆星。
與此同時,天文學家也將進一步改進分析方法,充分挖掘蓋亞十一年來累積的資料,並將成果開放給所有人使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