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興
發射預報
經過一個半月的等待,星艦即將重返天空。
預計台灣時間明早 07:15,星艦 SN38 與超級重型 B15-2 將從德州 Starbase 出發,任務流程與八月底的 Flight 10 基本一致,都是讓星艦進入次軌道之後,進行星鏈模擬酬載的部署實驗,以及微重力環境下的引擎點火測試,並最終重返大氣並濺落於印度洋。
而在這個大架構之下,Flight 11 還會進行幾個新測試。比如在濺落之前,超級重型的降落推進將改由先點燃十三顆、後降至五顆的模式,作為對下一代超級重型(V3)降落模式的測試。而星艦在濺落前的飛行模式也略有改動,以為將來直接飛回 Starbase 並降落於發射塔上做準備。
本次發射將是陪伴了我們大半年的 Starship v2 最後一次演出。
SpaceX 預計將在明年初推出大幅升級的星艦 V3,它將採用全新的 Raptor 3 引擎,艦體各處的設計也有大量更新。與此同時,一路支持星艦發射的發射台 Pad 1(A) 也將走入歷史,由新建、擁有傳統導流槽的新發射台接手。
明天的試飛,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發射結報
台灣時間今天早上,星艦完成了今年最後一次試飛。
本次試飛的成果可說是幾近完美,成功測試了超級重型降落推進的新模式、星鏈部署、在軌點火、以及重返大氣階段的傾斜機動(banking maneuver,aka 極音速氣動甩尾)。連續兩次的試飛成功,也終於一掃上半年三次失敗的陰霾。
雖然過去兩個月 Starship 團隊無疑展示了輝煌的成果,但星艦離快速完全可重複使用、且撐起未來登月與火星任務的目標,還有相當的一段路要走。
其中,隔熱磚很可能是快速可重複使用性這條路上最大的障礙。雖然已經進行過多次迭代,但現在的隔熱磚設計仍會有在飛行中脫落的狀況發生。即使前幾次飛行已經驗證,少掉零星幾片隔熱磚在單次任務中並不致命,但對於要飛 N 次的星艦來說,這會有多大影響仍是未知數。
而「在軌加注 Orbital Refilling」則是星艦想要執行月球與火星任務之前必須攻克的下一個技術難關。只有透過在軌加注把推進劑補滿,星艦才會有足夠的速度增量把酬載送到月球或火星。但在微重力環境下移動上百噸的低溫推進劑,目前仍沒有人做過。
而這些目標,都將由預計明年初開始試飛、各項性能全面升級的第三代星艦(Starship V3)來完成。與此同時,SpaceX 也正在快速改裝與擴建 Starbase 和甘迺迪太空中心的各式發射輔助地面設備,以支援更高的發射頻率。
There is no easy way from the earth to the stars.
就讓我們繼續見證星艦的故事吧!
Image credit: SpaceX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