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刊 20 清明】行星組曲 Part.3—神秘的魔法末班車

作者:李苡薰、游宗穎

連載兩期的組曲列車終於來到末班次,這次是帶來變幻無窮的魔法列車,帶來最後的尾聲三樂章,上車趕上最後旅程吧!
前兩章飛行使者及歡樂使者離開,伴隨歡樂氣氛的結束,孤單的老年使者漫步上台,樂風流轉卻是無盡變換的魔術湧現,伴隨著漸弱歌聲,神秘使者帶來了最後樂章!

Mov.5 Saturn-The Bringer of Old Age(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距離太陽約 9.5 AU,為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行星,最大的特色是寬闊的環系統。由於土星的行星環看起來很像耕作用的鐮刀,因此西方人將土星命名為羅馬神話中的農神「Saturn」。Saturn 即為 Jupiter 的父親,可想而知,其年紀較為長。天文符號為「♄」,代表 Saturn 的鐮刀。

這個樂章是個十分緩慢的樂章,開頭使用豎琴撥奏、管樂的長音製造出老爺爺走路的步伐,接著,作曲家把低音樂器的比重越來越提高,製造出一種由遠而近的感覺,步伐的聲音顯得更加沉重,與第三樂章產生強烈的對比。

圖一:上圖為第五樂章—土星的音樂段落風格示意圖,數字代表樂曲所進行的時間點。來源:游宗穎 。

Mov.6 Uranus-The Magician(天王星—魔術使者)

天王星是一顆巨型氣體行星,且是第一顆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由於天王星是屬於較近代才發現的行星,因此命名較為特別。起初是由 Herschel 將它命名為 Georgium Sidus(喬治星),後來人們為了遵守以羅馬神話命名的傳統,因此才以天空之神「Uranus」命名之。天文符號為「♅」,為天王星發現者 Herschel 姓氏開頭的 H。
在這個樂章中,作曲家為了製造魔幻的效果,將旋律在許多樂器中不停轉換著,就像魔術師變著神奇的魔術一般,時而低迷,時而明亮,時而激動,恰似天空中天氣的陰晴變化。而這個樂章也大量地使用雙定音鼓的 solo,十分震撼。

圖二:上圖為第六樂章—天王星的音樂段落風格示意圖,數字代表樂曲所進行的時間點。來源:游宗穎 。


Mov.7 Neptune-The Mystic(海王星—神秘使者)

海王星是第一個通過天體力學計算後被發現的行星,在命名方面也和天王星一樣,是後來才取名的。發現海王星之後,許多國家都為它取了各式各樣的名字,最後由勒維耶在經度委員會建議以羅馬神話的水神「Neptune」命名之。海王星的天文符號為「♆」,代表海神 Neptune 的三叉戟。
這個樂章呈現出一種朦朧神秘感,大量運用鋼片琴,最後更有飄渺的女聲合唱,尤其總譜上特別註明:「合唱隊應置於舞台邊鄰近的房間內,房門要開著,直到全曲的最後一小節,這時門要輕輕地、靜靜地關上。」作曲家藉著這種虛幻神秘的旋律,帶領我們遊走在未知的宇宙中。這個樂章的感覺也恰似在深而不可預測的海水中,浮浮沉沉,帶給人迷幻的感覺。

圖三:上圖為第七樂章—海王星的音樂段落風格示意圖,數字代表樂曲所進行的時間點。來源:游宗穎 。


聆聽全曲:



同系列文章:
行星組曲Part.1 — 火星與金星


同期社刊其他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