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小擂台】DART 成效幾何?

林彥興


出題篇

DART 系列第三篇![1] [2]
前兩天,我們用了長長的篇幅,介紹 DART 在以秒速六公里撞擊小行星迪莫佛斯後,不僅噴出了大量的小行星碎片,也成功改變了它的軌道週期。那現在問題來了:
1. 已知迪莫佛斯的軌道週期在撞擊後縮短了 32 分鐘,請問 DART 的撞擊讓迪莫佛斯的軌道速度降低了多少?
2. 迪莫佛斯的動量變化,與 DART 撞擊時帶有的動量相比,是比較大還是比較小?
3.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以秒速六公里撞擊的 DART,可以讓迪莫佛斯的軌道速度改變多少呢?
4. 噴出的碎片多寡,對軌道變化的幅度有什麼影響?

一些你可能需要的資訊
。迪莫佛斯初始軌道週期:11 小時 55 分鐘
。迪迪莫斯質量:5.27e11 公斤
。迪莫佛斯質量:5e9 公斤
。DART 質量:600 公斤
。DART 撞擊速度:6 km/s
。難度:大概是高中物理

Credit: NASA/Johns Hopkins APL

解答篇

面對任何物理問題,首要之務是釐清

參數定義

。迪莫佛斯初始軌道週期($T_0$):$11$ 小時 $55$ 分鐘
。迪莫佛斯被撞擊後的軌道週期($T_1$):$11$ 小時 $23$ 分鐘
。撞擊前半長軸($a_0$)
。撞擊後半長軸($a_1$)
。迪迪莫斯質量($M_1$):$5.27\times 10^{11}$ 公斤
。迪莫佛斯質量($M_2$):$5\times10^9$ 公斤
。DART 質量($m_D$):$600$ 公斤
。DART 撞擊速度($v_D$):$6000$ 公尺/秒
。噴出的碎片質量($m_e$)
。噴出的碎片速度($v_e$)

接著為了簡化問題,我們認定 $M_1\gg M_2$,並假設迪莫佛斯是以圓形軌道繞行迪迪莫斯。DART 的撞擊平行軌道切線方向,且迪莫佛斯沒有自轉。
有了這些,就可以開始回答問題啦!

軌道速度的改變

由克卜勒第三運動定律,我們知道天體軌道週期的改變,與其軌道半長軸相關: $$ \frac{a^3}{T^2} = \frac{GM_1}{4\pi^2} $$ 且軌道速度是: $$ v = \sqrt{GM_1\left(\frac{2}{r}-\frac{1}{a}\right)} $$ 由此我們得到兩條方程式: $$ \frac{a_0^3}{T_0^2} = \frac{a_1^3}{T_1^2} = \frac{GM_1}{4\pi^2} $$ $$ \Delta v = v(a_0) - v(a_1) = \sqrt{GM\left(\frac{2}{a_0}-\frac{1}{a_0}\right)} -\sqrt{GM\left(\frac{2}{a_0}-\frac{1}{a_1}\right)} $$ 因此,只要把第一式的數字代入第二式,就可以計算出 $$ \Delta v \sim 2.7\times 10^{-3}~{\rm m~s^{-1}} $$

動量變化

我們可以很簡單的計算出,迪莫佛斯的動量變化是: $$ \Delta p_{2} = M_2 \Delta v \sim 1.35\times 10^{7} ~{\rm kg~m~ s^{-1}} $$ 而 DART 原本帶有的動量是: $$ p_D = m_Dv_D \sim 3.6 \times 10^{6} ~{\rm kg~m~ s^{-1}} $$ 你會發現,迪莫佛斯的動量變化量,居然比 DART 原本帶的動量更多。這怎麼可能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在撞擊中被拋出的碎片一樣是帶有動量的。

註:嚴格來說,這個結論的前提是我們精準知道迪莫佛斯的質量。但實際上在撞擊之前迪迪莫斯和迪莫佛斯的質量都是高度不確定的。此處為方便展示物理而刻意忽略了這個問題。

最大效果

想要最大化撞擊對迪莫佛斯造成的動量改變,就要在給定一定動能的情況下,最大化碎片的動量。什麼時候碎片的動量會最大呢?答案是所有碎片都正好往 $x$ 方向前進的情況。
Before:
After:
在這個情況下,撞擊前後系統的動量是: $$ m_Dv_D = M_2\Delta v - m_ev_e $$ 總能量是: $$ E_k = \frac{1}{2}m_Dv_D^2 = \frac{1}{2}M_2\Delta v^2+\frac{1}{2}m_ev_e^2 $$ 因此,將兩式結合,我們可以得到(Note: $p = \sqrt{2mE_k}$) $$ M_2\Delta v = m_Dv_D + \sqrt{m_e(m_Dv_D^2 - M_2 \Delta v^2)} $$ 移項平方後可得: $$ (M_2\Delta v - m_Dv_D)^2 = m_e(m_Dv_D^2 - M_2 \Delta v^2) $$ $$ M_2^2 \textcolor{blue}{\Delta v^2} + m_D^2v_D^2 - 2 M_2 \textcolor{blue}{\Delta v} m_D v_D = m_e m_D v_D^2 - m_e M_2 \textcolor{blue}{\Delta v^2} $$ 於是我們發現,上式可以被看成是 $\Delta v$ 的一元二次方程式。
因此經過整理並代入公式解之後得到: $$ \Delta v = \frac{2 M_2 m_D v_D \pm \sqrt{\left(2 M_2 m_D v_D\right)^2-4\left(M_2 \textcolor{red}{m_e}+M_2^2\right)\left(m_D^2 v_D^2-\textcolor{red}{m_e} m_D v_D^2\right)}}{2\left(M_2 \textcolor{red}{m_e}+M_2^2\right)} $$ 其中 $M_2, m_D, v_D$ 都是已知,唯一不知道的只有 $m_e$。因此我們可以借助電腦把它畫出來
圖中,藍線就是 $\Delta v$ 和 $m_e$ 的關係。橘色水平線標註著我們從軌道週期的變化計算出的 $\Delta v$,而淺灰色的鉛直線是 DART 的質量($m_D$)。可以看到,根據 $m_e$ 的數值不同,$\Delta v$ 的數值可以差到千倍之多。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我們在列出動量守恆的方程式時,其實就已經偷偷假設了噴出的碎片質量遠小於迪莫佛斯的質量,所以圖片越右邊的計算結果越是不可信。因此我們在圖中特別標出了 0.01 倍迪莫佛斯質量的位置以供參考。

我們會發現,$m_e$ 越大,迪莫佛斯能獲得的動量就越多。為甚麼呢?
我們可以把動量和動能的關係寫下來: $$ \frac{p^2}{2m} = E_k $$ 可以看出在固定動能(由 DART 提供,$m_Dv_D^2/2$)的情況下,噴出的碎片質量越大,其動量就越高。

結語

綜合以上所有訊息,我們發現噴出的碎片質量,對於動能撞擊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而撞擊中會拋射出多少碎片,又跟撞擊的速度、角度、小行星的結構等因素有關。很可惜的,上述三者,尤其是小行星的內部組成,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而在真實世界中,噴出的碎片不會都朝同一個方向飛出去,而是會像下圖一樣朝各個方向散開。再加上能量耗散、小行星自轉等等其他複雜因素影響,預測撞擊效果的難度可見一斑。

Credits: ASI/NASA/APL


所以,即使是最「簡單」的動能撞擊,到底撞了之後會對小行星的軌道產生多少偏差,仍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正因如此,才需要 DART 這樣的任務去實地驗證並分析這個方法的效果,才能在未來真的需要偏轉小行星的軌道以拯救地球時,制定出成熟可靠的計畫。

延伸閱讀

Statler, T. S., “After DART: Using the first full-scale test of a kinetic impactor to inform a future planetary defense mission”, arXiv e-prints, 2022.
這份論文有提供三維版本的推導。

留言